日前,榮耀總裁趙明在 2019 年 GMIC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,公布了與榮耀智慧屏有關的重磅消息。他表示,榮耀智慧屏將搭載海思鴻鵠 818 智慧和升降式 AI 攝像頭,并從即日起啟動預約,產品將在 8 月上旬發布。
隨后,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在會上表示,華為智慧屏將在 9 月推出,華為智慧屏的定義是 "大屏設備在全場景智慧化時代的全新升級 "。余承東同時表示,鴻蒙操作系統的部分模塊,分布式計算放入了智慧屏中。
此前,在7 月 18 日,華為 CEO 任正非在接受意大利媒體采訪時表示,鴻蒙操作系統將首先使用在手表、智能 8K 大屏、車聯網上。
一波三折的終于要來了,它不在手機上,而是在電視上,為何華為要這樣做,鴻蒙系統有戲嗎?
一、撲朔迷離的鴻蒙系統
華為研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很久了。從目前的消息看,華為至少在2012年已經為自己的操作系統做準備了。
到了2019年美國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,鴻蒙系統作為備胎的身份登場。
一開始人們以為鴻蒙是一個類似于阿里云os的東西,在linux核心上加了一個自己的編譯器。
但是后來隨著信息透露越來越多,我們發現鴻蒙并不是一個linux系統,而是一個微內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統。華為強調它的實時性,恰恰說明它是一個RTOS的系統,類似于vxwork,與我們熟悉的桌面和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相去甚遠。
到這里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。
因為一個原本為了嵌入式應用設計的RTOS,要替代安卓,使用安卓的生態是很難的事情。黑莓嘗試過用QNX系統兼容安卓的程序,結果是不成功。
如果華為要用這個系統替代安卓用到手機上,或者沒有生態系統,或者為了兼容安卓要花很大工夫。是高難度系數的選擇。
后來,隨著美國的短時間解禁,中國貿易戰緩解,鴻蒙系統就不熱了。
一度有人認為這根本就是個煙霧彈。
而此時,華為又要在智能電視上使用鴻蒙的一些模塊,事情堪稱一波三折。
二、華為的考慮
如果目前信息都正確的話,那么華為的舉動不難理解。
現在鴻蒙就是一個沒有生態的RTOS,無論是自建生態,還是兼容安卓生態,都是很麻煩的事情。
對于智能手機來說,可能華為需要完美兼容500個APP,才能保證日常使用。而智能電視,華為可能只需要20個app就滿足99%用戶的需求。這樣無論是自建生態,還是兼容安卓的生態,都比智能手機容易多了。
在智能電視上用鴻蒙,配合華為自己的芯片,兼容幾個應用,或者讓廠商開發幾個應用。都比較容易。
類似的思路,龍芯在電視盒上做過。自己做一套,用在應用上的地方比較容易做好。由少到多,一步步爭取第三方和開發者的配合。這也算一種農村包圍城市。
三、鴻蒙有戲嗎?
華為這次要做電視,是一個全新領域。電視銷售如何,直接決定第一批鴻蒙系統的硬件普及如何。
如果華為電視成功了,那么與華為在智能電視上合作的廠商自然就會支持鴻蒙。當華為把鴻蒙搭載到手機的時候,也會自然而然的有了第一批合作廠商。
所以華為應該做的,一是盡可能提高電視的銷量,哪怕不掙錢也要多賣電視,二是不斷豐富電視的應用。
初期華為電視可能只有幾個視頻應用,但是有了硬件,華為就可以與第三方談。電視微信可以有,電視微博可以有。慢慢的電視上500個常用APP都有了,華為做鴻蒙手機也就不缺APP了。